在一家大型建材家居專賣店,一家品牌衣柜店正在搞活動,店員記者介紹,現在正是顧客入手訂貨的好時機,正值特價銷售,而且優惠力度很大。除了這些,訂購這個品牌的衣柜,還有大禮相送,送電烤爐,五百當一千用。“
經過層層打折、優惠,這樣的品牌衣柜還會給裝修人員留出回扣嗎?記者請同事以裝修設計師的身份,單獨和店員進行了交流,最終承諾給十個點的回扣:“提十個點,衣柜一般都是提十個點,因為我這次給他報價報的也是低。”
按照每個衣柜五千元計算,十個點,就是五百塊錢,那么,店員承諾給裝修人員的回扣能否優惠給業主呢?隨后,記者再一次單獨來到了這家衣柜專賣店。對于價格,這位店員表示,先前介紹的就是最低價,不能再降低了。那么,到了節假日,是否還會再有優惠活動呢?店員表示五一沒什么特價。
面對裝修人員,店員直接給出了十個點的回扣,但面對消費者,他們信誓旦旦,表示這就是最低價。記者磨了半天嘴皮子也沒講下來半毛錢,可要是打著裝修人員的旗號,立馬就給十個點的好處費,這商家為什么寧可把錢給了裝修人員也不愿意讓利消費者呢?裝修人員又是如何從商家這里拿提成的呢?
調查:裝修人員享受“工程價”
在一家品牌衣柜店里,店員承諾給裝修人員十個點的好處費,但卻始終不愿意向消費者讓利。
隨后,兩位生活幫幫辦分別以裝修設計師和業主的身份,又來到了另一家鎖具專賣店,對于一款門鎖,店員給出了八折的價格。
當單獨面對裝修設計師身份的生活幫幫辦時,店員表示之前的報價有水分。店員表示,相同的商品,對于消費者和裝修人員,他們都會報出不一樣的價格。只要是裝修人員帶來買東西的,商家一般都會把回扣準備好,所以相應的,給消費者的價格也就要高一些,工程價能打到六折。
店員告訴記者,給消費者的報價是在原價格的基礎上打八折,但給裝修人員的報價則是打了六折,這其中兩折的差價,就是給裝修人員的回扣。業主去收款處交錢,而店員乘著這個機會,現金跟生活幫幫辦結清了回扣款。給顧客二百六,給裝修人員二百一十五,一把鎖是四十五塊錢的回扣。
行業潛規則:裝修材料采購有回扣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銷售衣柜和鎖具的商家都存在向裝修人員給好處費的行為,那么,這是個別現象還是行業的一種潛規則呢?記者繼續調查。
記者以裝修設計師的身份,和一位同事到一家瓷磚專賣店購買瓷磚,店主告訴記者,只要能成交,就可以把每塊瓷磚二十一塊錢的差價,大約是總價值的四分之一,作為好處費給生活幫幫辦。而這并不是個例,因為生活幫幫辦隨后遇到的另一家瓷磚專賣店,他們給出的好處費更高。”一片留出十幾塊來,七十塊磚,六十七塊五,減去五十,十七塊五,一千多。“
這位店主告訴生活幫幫辦,在他們店里,成交一單生意,提成一千多塊錢,并不算多,如果記者想多提點好處費,最好能事先跟他做好溝通,這樣,可以拿到更多的回扣。
記者接連走訪了八家瓷磚專賣店,發現這種給裝修設計師好處費的現象普遍存在,標準也從七八塊錢到二十幾塊錢不等,
記者走訪發現,從七八元到二十幾元不等,一些瓷磚商家普遍存在按照塊數給裝修人員回扣的現象。那么,建材市場上其他的材料店是否也存在這種給裝修人員好處費的現象呢?隨后,記者又來到了一家廚具銷售店,銷售員對記者說:”你裝修設計師,這個我得問領導,我們這邊是三個點。“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這家銷售廚具的商鋪,一些銷售洗手面盆、沖水馬桶等商店,對裝修人員也有回扣,但前提是要給業主報一個較高的價格。調查結束后,記者也把這種情況反映給了濟南市工商局。
商家為了提高銷量,往往想方設法的跟商家搞好關系,對于這種情況,濟南中正榮凱法律服務所的王強律師解讀了一下裝修行業普遍存在的這種潛規則。
王強律師說:“這種情況,其實應該分兩部分來看,其一,如果裝修人員不知情,不知道有回扣的情況下,商家為了搞好和裝修人員的關系,從自己的利潤中拿出一點來,給裝修人員,這種情況沒有問題。但根據咱這個節目來說,或者從這個家裝行業來看,裝修人員其實都是明知道有好處,才帶著消費者來購買的;而且往往存在裝修人員帶著來買材料的價格更貴的情況。那么這種情況來說,就屬于一種串通欺詐。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