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參與了三屆中國上海家具展,應該說對國內辦公家具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經過這次展會,自己也不得不去考慮行業的未來。隱憂在哪里,如何發展就成為筆者在展會后另外一個非常關注的話題了。
本次展會,大量的國產品牌廠家依舊推出了不少似曾相見的產品。大量的代工的確為中國制造業,包括以家具在制造業在內的辦公家具帶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成本為王的思想禁錮
某家廠家的成功方程式(小編表示看不懂,難道大陸成本成為了成功的阻礙?)
從本次展會的現實情況來看,成本和外銷依舊是各個廠商最為重視的一點。于是,很多廉價的電腦椅采用了并不適合產品定位的配置。場內比價的思路成為了業界競爭的主流思路。類似的設計,對成本的苛求已經影響到了產品的品質。這也反應出了在產業升級的路上,國內辦公家具產業大環境還走在低價策略的錯誤路線上。
銷量、銷量還是銷量
本屆展會,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高端電腦椅廠家——聯友椅業缺席本次展會。據筆者所知,聯友椅業并非因為成本過高未能參加,甚至自己的生產線一直排滿運轉,訂單要接近兩個月才能交付。唯一的原因是上一屆上海國際家具展帶來的訂單并未滿足自己的預期。而在銷量即便已經滿足企業生產能力上線的同時,最終依舊沒有參加此次展會。可見即便在已經具有了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前提下,作為國內一流品牌依舊對品牌塑造缺乏興趣。其他廠商的思路就更可想而知了。而國內大量二三線廠商依舊以代工作為企業經營的主力思路,10-20張座椅,即可貼牌生產其他品牌產品,因此當讀者如果在淘寶或者家具賣場里看到外觀材料做工一模一樣的產品貼著不同的品牌賣著不同的價格時,絕對不要驚訝。
僅供外銷,穿著咖啡外衣的大蒜瓣
在展會的現場,你還會經常發現一些展位光鮮靚麗,品牌上也是費了點心思的英文標識品牌,甚至給你錯覺,這是一家來自國外的品牌,但是標牌上only export出賣了這個品牌的出身,扎眼的SALES 19.99usd、29.99usd的產品屢見不鮮,廉價的產品自然難以對其品質、功能有些許的期待。一個略顯洋氣的名字也無法改變低端產品對品牌塑造的巨大傷害。中國制造成為低質廉價的代名詞自然無可爭議。僅供外銷,就如同穿著咖啡外衣的大蒜瓣,表面洋氣,其實卻散發一股土氣又刺激的味道。
電子產業代工--—面鏡子
其實對于桌椅行業來說,電子產業作為同樣的密集型生產企業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從富士康、華碩的代工逐漸大者恒大,再到像聯想這類的廠家開始獨立建廠生產筆記本電腦。代工呈現的規模話,和品牌自建廠已經凸顯了代工行業整合向品牌靠攏的趨勢。家具生產廠家們,你們還打算繼續這樣的得過且過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