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原材料標準缺失,造成廠家只選便宜能用的在家具制造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到的大量的原輔材料中,國家對于涂料、粘合劑等化工類原材料有較為規范和嚴格的檢測標準,其中原因在于這類化工材料不僅僅應用于家具范疇,裝修、路軌、鞋包等更為廣泛的領域也同樣需要化工原料,這也直接造成政府相關部門對于該類原材料的重視程度要高于其他品類。
而反觀木材、板材、皮革、面料等其他品類,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評判標準缺失的問題。國家沒有相應的嚴格標準,導致消費者無法明確判斷其材料的優劣,市面是大量充斥“全實木、100%純實木、頭層小牛皮、進口青皮”等噱頭和口號。而這些所謂的概念和等級卻缺乏權威機構的證據支持,導致一些終端銷售商在某種程度上侵犯了消費者的真實知情權。這也是前年“達芬奇”事件,以及以往發生的很多“質量門”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現實情況是,國內的原材料供應商已經完全具備了生產高規格、高環保原材料的能力。
但可惜的是,目前這些高端的原材料大部分仍舊應用于一些針對海外市場的家具產品,這也正是因為國外一些市場,特別是歐洲、日本、美國等地區對家具產品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準入標準所導致的。由此可見,行業產品標準對于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作用。
高端材料和新材料由于其工藝先進復雜、原料要求高等原因,導致這些高端原輔材料在成本上往往高于市面上一般的材料,而其反應在產品端時,并不存在其他一般材料的不可替代性。所以,眾多的中小型企業通常更偏向與選擇價格更為低廉的原輔材,特別是自去年下半年來,受房地產市場影響,家具企業的原輔材采購量進一步下滑,很多原輔材料門市的進出貨量縮減達到30%,這也是很多原材料供應商在推動高新材料時所面對的阻礙和困難所在。
消費“崇洋”誤區:國產高新材料認可度低像國內很多產品一樣,消費者往往對于進口的產品,或者使用了進口原料加工制造而成的產品表現出更多的青睞,這也造成了目前家具市場上國外產品價格要遠遠高于國內制造產品的現狀。
而針對消費者的這種消費心理,很多廠家也在原材料的選擇上,充分突出其來自國外的“高貴血統”,家具賣場里“進口皮革、進口涂料、進口實木”等宣傳標語比比皆是,導購員在介紹產品是也無一不對產品中所使用的進口原材料褒贊有加。
而事實上,很多國外品牌的原材料,大部分依舊是在中國加工制造,就像現在的寶馬、奔馳,很多都是國內制造的,出自國人之手,但在市場上卻身價倍增。
而就木材而言,根本區別只在于不同氣候、地理環境造就不同的木材,并不表示進口的木材就一定比中國的木材好。
可以說,盲目地崇拜進口產品,已經成為目前中端消費中的一種誤區。
目前,國內的一些優秀的涂料、化工企業已經在技術上具備了與國外企業比肩的水平,甚至其產品出口和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一些國外品牌,唯一的差距只是品牌價值之間的差距,而這樣的差距是需要時間和歷史去奠定的。
但國內產品具備更高的性價比,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國內原材料供應商最為倚重的競爭優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