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居百般抵賴?
“如果認為百安居是國際大品牌,指望它誠信那是奢望,和百安居打過交道,你才會明白什么叫無恥。”吳柏千頗為感嘆。
對此,夏青舉例證明:百安居為了說明2004年采購合同對樣機所有權沒有約定,居然抽去了該合同的第4頁,而第4頁有“展示用的樣品其所有權歸供應商”的約定;2005年太平洋廚房與歐倍德合同(2005年百安居收購了歐倍德),在補充條款中劃去了“樣品所有權歸百安居的”的條款,百安居否認該協議簽字人為歐倍德授權代表,繼而否認2005年樣機所有權歸原告的事實,但被百安居否認的簽字人恰恰是2005年合同的簽字人,百安居的“抵賴”不攻自破;原被告近10年交易,被告收貨后大多是簽字不蓋章的。在樣機單中也有部分被告簽字未蓋章的,但百安居對這些樣機單全部否認,認為簽收人都不是被告員工,樣機單是原告自己填的。為證明這些樣機單的真實性,原告對所有簽字未蓋章的,都提供了簽收人與樣機簽收人一致,且已開具增票的證據,使被告的謊言無法立足。
夏青還列舉了其他一系列證據來證明百安居“不誠信”的“抵賴”行為:原告自2005年起就致函被告,要求返還樣機、錯扣款、未付款等,至起訴前合計112封,其中掛號快遞71封、24封郵件,其中郵件回復5封。原告掛號、快遞的收件人有:采購部龐震、朱勤,華東區采購沙雯茜,法律部金繼君,財務部宗啟紅、張添強等,均在“百安居(中國)總部電話號碼一覽表”的員工名單內,而該名單是被告給原告的。其中金繼君對原告要求返還的樣機、錯扣款等回復了4封郵件,最后1封說發商店核對的資料全收集好了,就等執行了。
這么多的信函郵件,被告居然稱均未收到,收件人都不是百安居的員工。原被告供銷關系近10年,2004年后原告都是和上述人員聯系的,在原審中雙方核對了2004年至起訴前原告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無論開票數和金額都是一致的,而原告增值稅專用發票都是通過上述方式寄送的。寄送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收到了,而惟獨沒有收到原告的112封信函,可能嗎?原告提供的證據中,2006年、2007年樣機單標注歸還,歸還的部分樣機中包括了2006年、2007年送的樣機,充分說明2006年、2007年樣機仍屬原告是不爭的事實。對于這項事實,被告居然稱,那是百安居對原告的樣機贈送。
與供應商矛盾難調
“據我了解,許多供應商現在都欲起訴百安居,我們實在對它惱火之極。”吳柏千表示,在歐洲作為模范企業的大公司,怎么來中國之后,就會有那么多問題。他表示,百安居與眾多供應商的矛盾,由來已久,積壓已久,幾乎到了難以調和的地步。
對于太平洋廚房起訴百安居一事,百安居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時表示,由于案件一審正在審理中,其不便發表評論。
也許百安居等連鎖渠道與供應商矛盾激化已久,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注,記者獲悉國家五部委聯合到百安居進行調查,了解供應商與渠道商的合作現狀。
7月20日,浦東銀宵路393號百安居辦公樓附近路邊,很多汽車停在炎熱的陽光下。記者跟隨一位百安居內部高管(他并未注意到記者)進入辦公樓并搭乘電梯至七樓辦公大廳,只見他拿出證件刷卡進入,記者快步跟上也一同進入到辦公大廳。3位類似于百安居的文秘人員見狀蜂擁圍上記者,一位二十幾歲的女文秘問:“請問,您是?”
記者跟她交代了身份之后,3個人有些驚訝,其中兩人竊竊私語:“老總有請媒體么?要不你去問下。”還有一個直接問,“你們是和我們哪位領導聯系的?”在工作人員去會議室請示的時候,《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過會議室玻璃門縫隙里看到會議已經開始,到會的人圍著圓桌依次坐開,但記者聽不到會議內容。
片刻后,不容記者解釋,百安居工作人員將記者“護送”至門外。五部委聯合調查的結果,不得而知。
“百安居重視并堅持與供應商之間雙贏的合作伙伴關系,與1000余家供應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成長開拓市場。”百安居表示,百安居作為專業的家裝建材零售商,從1999年進入中國發展至今,一直致力于為顧客提供質量上乘、售后服務完善的全套家裝解決方案,為國內建材裝飾市場的蓬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百安居正對銷售、服務、安裝過程做一個重要改革,經過一系列的戰略調整,期望將業務擴大到一個成功的市場領導者,未來,百安居也將繼續立足中國,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重審敗訴,我們也將堅決上訴。”吳柏千走上了堅決與百安居“干”下去的道路。
供應商與百安居的這種矛盾,還將持續多久?百安居在中國贏得供應商信心、取得盈利,又需要多少時間?百安居能等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