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1日起,臺州市場上銷售的紅木家具將“穿上”《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
紅木家具因其獨特的使用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但是,紅木家具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現象屢禁不止,已經成了紅木市場的頑疾。近日,記者在有關部門了解到,從8月1日起,紅木家具新國標《紅木家具通用條件》將正式實施。屆時,臺州市場上銷售的紅木家具將“穿上”《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而消費者購買紅木家具也將有證可依不再“霧里看花”。
據了解,此次新的紅木家具國標中有一條明確規定,市場出售的每件紅木家具必須帶《產品質量明示卡》,這張卡上需詳細注明:產品執行標準、產品工藝分類、產品質量等級、產品適用范圍、產品主要用材、產品涂飾與裝飾工藝等信息。消費者購買時,可仔細對照該卡片,若發現自己購買的紅木家具“貨不對板”,可將《紅木家具產品質量明示卡》作為申訴和索賠的證據,有利于消費者維權。
此外,“新國標”還將要求所有銷售商在銷售之后必須提供產品保修、退換、超出保修條件及保修期的產品收費條件等相關的售后服務。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近年來,紅木家具“身價”暴漲,市面上一套普通硬木桌椅不過幾千元,但一套小葉紫檀的紅木圈椅市場價卻高達10多萬元。巨大的價格落差讓不少沒有生產紅木家具的企業都想方設法攀上紅木的“高枝”。
據我市一位專營紅木家具的商家透露,在外地,不少家具生產企業將普通木料與真紅木混搭,然后到市場上經過刻意宣傳包裝,搖身一變,全成了“100%的紅木家具”,讓身處外行的消費者難辨真假。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很多購買紅木家具的消費者因為專業知識的不足以及自己辨別能力有限等情況,往往較難辨別出紅木家具的優劣,甚至會淘到“假貨”。
記者在市區多家專賣紅木家具的商場走訪時發現,目前在售的紅木家具,從外表及質感幾乎感覺不到差異,僅憑肉眼也根本難以分辨,大部分還是根據銷售人員的講解而得知;而在紅木家具專賣店內,關于家具的產品說明非常簡潔,只有“商品標價簽”,上面標著型號、產地、規格、品牌、等級等信息,而關于材質方面的介紹卻很少。
虎臺家具銷售部負責人劉祖飛告訴記者,屬于紅木樹種的有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紅酸枝木、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8類33個樹種。最常見的紅木家具材料有巴里黃檀和交趾黃檀這兩類,但是一般的顧客都不懂行,也不會問得這么詳細。
新規的出臺,不僅可以讓消費更透明,而且對規范紅木家具生產工藝、市場流通、適用材料也能起到關鍵性作用,遏制市場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