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環邊的一家大型家居賣場,索菲亞衣柜的店面正在忙碌地布置展廳,營業員透露,前些時候,一家衣柜品牌從這里撤店了。記者同時了解到,這家品牌僅僅在賣場經營了不到一年就因業績不佳而匆匆撤店。市場清冷加劇,自然客流減少、賣場加速擴張、高昂的租金,種種壓力之下,企業的撤店之舉或是無奈,也或是謀求新渠道變革的“前奏”。
家裝公司成撤店“先行軍”
作為房地產的直接下游企業,家裝公司承擔了來自市場調控的大部分壓力,賣場渠道的有效性正在接受家裝公司的考驗。業之峰是最早試圖擺脫賣場渠道的家裝公司之一。業之峰的企劃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業之峰自營的峰格匯家居,是業之峰得以獨立運作其渠道建設的前提。業之峰的賣場店,在市場整體不佳的情況下,更多的將不是依靠賣場的自然客流,而是作為品牌形象店,通過其他如小區拓展等渠道維持店面經營。家裝公司的撤店之舉同時來自于對市場前景的考量。圣點裝飾北京區總經理李建華向記者透露:圣點裝飾亦有撤店的意向。他同時表示,圣點裝飾的業務重心將不是建設賣場店,而是開自己的中心店,做自己的產品。
建材家具曲線“瘦身”
和家裝業相比,建材家具類的經銷商顯然和賣場的關系更密切。“馬可波羅”瓷磚市場部總監馬建國透露:無論是和家裝公司“握手”,還是堅守賣場渠道,現階段,建材類經銷商尚不具備完全自主經營的能力。即便如此,建材家具也在市場的變化中調整著自己的發展方向。歐派櫥柜擁有自己的旗艦店,百強家具也于“十一”前開張“百強國際家居”,走上獨立發展和綜合經營之路。保留并加強優勢店面,撤并虧損店面,變“負重前行”為“輕裝上陣”,在當前形勢下,對經銷商來說,適當的精簡店面數量,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方法。
賣場積極“唱多”
在記者的采訪中,賣場方面依舊抱持謹慎樂觀態度。雖然他們對撤店現象大多不愿談及很多,但是同時也承認近兩年的撤店現象有所上升。東方家園家居廣場總經理殷玉新表示:京城各大賣場的撤店率的確有所上升,前些年可能是“進得多,出得少”,最近是“進出平衡”。撤店現象也并非意味著賣場的生存空間出現了大問題,畢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賣場還將承擔主導客流的地位。而記者從企業方面了解到的情況是,賣場比原來好進了。
賣場謀求差異化經營
撤店是否會成為潮流尚不可知,但賣場的動作頻頻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積極吸納新晉品牌入駐也成為賣場防備撤店潮的手段。賣場方面認為:新晉品牌雖然認知度較低,但是其擁有充足的后續發展力量。以志邦櫥柜為例,作為外埠進京的品牌,志邦接連布局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大型賣場,并取得了不俗的業績。除此之外,賣場差異化經營成為主流。居然之家在服務為特色的基礎上,新推“以舊換新”服務,以加固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服務特色”賣場地位。紅星美凱龍則開辟新型家居賣場模式,京城第一家混合業態家居賣場即將開業。撤店的背后是賣場拓展品牌經營,打造渠道龍頭的身影。
新興渠道成企業“新寵”
從“坐商”到“行商”,從“線下”到“線上”,對于企業而言,撤店后的渠道復興才是企業的重要功課。在2011年之前,小區營銷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地位。更多的家裝公司和建材企業更熱衷于“坐”著做功課。2011年,更多的企業選擇了“走出去”。闊達、業之峰將小區拓展的觸角延伸至郊區;志邦將廣告打進了小區的院落。2011年,闊達的“流程頻道”正式上線;輕舟裝飾副總經理金波亦透露:輕舟有意拓展網絡營銷渠道。“觸電”新興渠道的舉動不僅于此,獨立店渠道成為企業脫離賣場優勢地位的敲門磚。僅2011年一年,京城新建企業獨立店數量近十家,超過前兩年獨立店數量的總和,渠道變革一觸即發。
轉變中創新是必經之路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秘書長張仁認為:房地產的調控屬于明確的市場調整行為,其動作和效應都將長期存在。為此,傳統家居營銷模式和家居市場格局都將發生相應的改變。主材商和家裝企業聯合直接進入消費終端,企業營銷走向多樣化,包括“沙龍營銷”、“體育營銷”等多種新式營銷方式正在被企業嘗試。大型賣場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居市場模式也必將經受考驗,“撤店”或許正是考驗的開始。但從總體而言,家居大型賣場的存在和發展還將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但絕不是“寡頭”,而是和家居企業一起在轉變營銷模式、創新思維中逐步發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