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達芬奇事件在國內掀起一股激烈的討論熱潮。圍繞這一事件,各種與家具相關的話題也引發了眾多業內人士與消費群體的深思:為何一件物品貼了“洋標簽”,就能夠賣個好價錢?為什么在中國家具行業已達很高水準的今天,仍有那么多的高端消費者傾向于購買洋家具?
在中國的家具業,紅木家具行業可謂是最重要的代表分支,而中山紅木家具又是中國紅木家具的代表。中山紅木界的領軍企業均指出,隨著中式生活的復興,借助達芬奇事件所帶來的契機,紅木家具將一改難以大力發展的局面,與洋家具分庭抗禮。
若論及家具造詣,中國可謂領先世界。早在明清時期,中國的家具制造便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為何進入現代,會有那么多國人崇尚“洋家具”,而忽視了在工藝上達到極高水準的中國傳統家具呢?
在紅古軒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赤宇看來,偽洋案之所以頻出,很大部分是因為國人日漸向往西方生活方式的意識在起催化劑作用。“達芬奇”偽洋家具正是利用了國人的這一心態應運而生,殊不知所謂的國際超級洋品牌其實是“偽洋品牌”。
對于吳赤宇的觀點,合興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銷售店長張玲表示認同。她表示,一方面國內缺乏國際大牌家具品牌,一些消費者盲目崇拜進口家具;另一方面,國人長久以來形成的虛榮心,讓部分消費者認為“人不識貨錢識貨”。由于消費者本身缺乏分辨能力,再加上這兩個心理因素,才讓“假洋品牌”如魚得水。
“對家具商而言,腳踏實地的用高質量、好服務去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與口碑,讓‘國外進口’為‘中國制造’服務,學習、利用國外先進的技術,提升自有品牌的質量才是硬道理。對消費者來說,‘假洋品牌’為他們敲了一記警鐘,提醒他們對這種土妞扮酷、洋人作秀的把戲應該提高警惕。”吳赤宇告訴記者。
在吳赤宇看來,洋家具長期占據市場不僅是由于國人“崇洋媚外”,國內建筑設計以歐式風格為主,這也是許多消費者更愿意添置與裝修風格切合的“洋家具”的重要原因。要轉變洋家具一家獨大的現狀,必須從源頭開始,打造中式家具文化。從建筑上,可以多推行空中四合院等中式外觀的建筑;而從裝修設計上,則應該推出中式裝修的模板。
崇洋媚外是一種“病”
狀元坊總經理蔣道松認為,除了國人“崇洋媚外”的消費觀念外,達芬奇家具事件給予整個紅木家具行業的另一個啟示是,一個不誠信的企業,遲早有一天會垮掉;一個不注重質量的企業,遲早會沒有立足之地。
“其實誠信是企業的根本,產品質量是企業經營發展的生命。近些年來,國產家具品牌逐漸建立起來,目前我們暫時還不能確定哪個品牌的質量把關嚴格,但時間的驗證、消費者的檢驗是公正公平的,注重品質,誠信經營,才能讓企業有長遠的發展。”蔣道松說道。
但蔣道松也認為,“達芬奇”可以把一件家具從3萬元賣到30萬元,這也說明它的品牌價值已得到最大的體現,傳統的營銷模式能為企業帶來多大的利潤值得思考。在廣州、深圳、東莞、上海等地的家具博覽會上,很多品牌家具十分豪華,其營銷手段也是層出不窮,在推廣企業品牌的同時,也讓客戶的價值得到了體現。
“所以,紅木家具企業要想加強品牌建設,首先就應該對市場營銷方式推陳出新,及時合理地擴大營銷渠道。”蔣道松說道。
紅木家具借勢搶市場
即便是中國的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輕易數出紅木家具的優點來:材料高檔、工藝高超、具備保值升值功能,除此之外,紅木家具已經成為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經典符號,可以彰顯家具主人的審美品味。
紫檀、黃花梨、酸枝、烏木……如果說洋家具以“皮質”取勝,那么,紅木家具則贏在“木質”,在材料的選擇上,紅木家具極其嚴苛,所選擇的無不是高檔木材,如狀元坊、紅古軒、年年紅、美聯等一線品牌,他們就引進了印度、老撾、越南等地最優質的原材料。
蔣道松指出,紅木家具的制作流程要求十分嚴格。首先,從選材開始就有要求,盡管材質有所差別,但無一不是較名貴的木材,而洋家具則基本沒有木材上的要求。正因為選材嚴格,紅木家具可以傳世,具備保值功能,不像一些洋家具,幾年就破敗不堪。其次,在工藝上,紅木家具注重精雕細琢,無論是簡單線條的勾勒,還是雕花刻葉,都力求流暢精細,這使得大部分的紅木家具都具備了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紅木家具不能單純是工業產品,而應該是藝術品。”吳赤宇認為,消費者舍得花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來購買“洋品牌”家具,不如用它們來購買集收藏、升值、實用、工藝、文化等于一身的上等品質紅木家具。比如在紅古軒店,幾十萬已經可以買到紅古軒一套做工、造型都非常精良的大紅酸枝產品。
實際上,近幾年隨著本土文化的日漸回歸,貨真價實、原汁原味的紅木家具已經成了許多高檔消費人群的首選家具類型。
“洋家具”為何受歡迎?
1.宮廷紅木重現中華精髓
在中國的紅木家具行業,各式各樣的紅木風格均有存在,然而若論最能代表中國古典家具文化的,當首推狀元坊所引領的皇家宮廷紅木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