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首季在一片喧囂中過去了,在“十二五”開年擴內需和史上最嚴厲打壓房產政策的一利一弊下,家具消費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市場態勢:展會規模超前,招商代理數量質量超越往年;但在終端,消費者似乎并沒有買賬,在頻繁的市場促銷、瘋狂團購活動中,首季的家具消費市場稍顯疲弱。
在這利弊并肩的情況下,家具企業漲價的報道屢見報端網絡:多數家具品牌紛紛表示,二季度將上調零售價格。“漲”聲從食品、日化用品的合聲中,共振于家具賣場之間。到底是火熱的招商市場令品牌不漲白不漲,還是成本壓力所迫不得不漲,抑或兩者皆否,只是趁勢品牌炒作市場投機?筆者從經濟數據中,旁敲一二。
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強勁?
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是代表制造業景氣度的指數,上周公布的2011年3月份中國PMI指數為53.4%,環比上升了1.2個百分點。3月PMI指數回升,雖然延續了逐月回升的趨勢,但無論從升幅,還是3月份的絕對水平均弱于歷史同期。
而從分項指標來看,各項指標攀升居多,其中,積壓訂單指數和產成品庫存指數升幅將近5個百分點。生產指數經歷連續三個月回落后,也再次攀升1.9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經濟下行的風險并沒有完全解除,至少就目前來說,內需拉動家具制造業的動能并沒有顯現。
CPI高企,成本增加?
2011年年初,國家統計局修改了CPI統計構成比例,在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中,食品類降低2.21個百分點,煙酒類降低0.51個百分點,居住類提高4.22個百分點。這個動作一開始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質疑:政府是否在修飾CPI,隱藏通脹?而從一季度1,2月的CPI數據來看,居然都是耐人尋味的4.9%,目前的3月份CPI數據還未公布,但從清明節節假日最后一天的加息,以及今年3個月以來,央行動用貨幣收縮工具,已經上調存款準備金各加息2次,通脹確實來勢兇猛。
國際原油價格和黃金價格在4月初紛紛刷新金融危機來的歷史新高,原油作為多數化工業必須品,必然影響到玻璃、油漆、粘合劑等的價格,這些家具生產中必需品的價格上行,給家具企業的成本確實增加了不少。黃金價格對于有色金屬的價格又有指導作用,金屬配件的價格也影響到家具企業的成本。
而CPI中提高的居住類權重這一項中,正包括了占居住類總權重27%的建房及裝修材料這一項。如果二季度家具企業漲價成共性,相信亦會抬升CPI指數,而流動性會愈加收緊,如此惡性循環,而最終把家具企業帶入同08年一樣,資金鏈困難的窘境。
趁勢品牌炒作、市場投機?
從房子到食鹽,消費者向來是買漲不買跌,家具企業乘著這波漲價潮,不在行業內做些聲音,似乎也說不過去。提前放風聲要漲價籠絡訂單,由此獲得現金流的方法,更是不足為奇。而在平時導購中,給到消費者漲價的預期,讓消費者有了購買優勢火速下單,似乎也是最司空見慣的手段了。把家具做成期貨交易,而遠期交易數大比例超過近期交易或許是這個競爭市場的無奈選擇。
而在消費心理學中,同一個產品,標價1199元打9.5折,或是,標價1999元打6折,后者在宣傳中,一方面更能體現品牌價值,另一方面更能奪消費者的眼球。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要的是便于傳遞的信息,當年,博洛尼蔡明擅玩博客評論不止;今年,掌上明珠王瑜315微博轉播不停,到底是真漲價,還是提價多打折扣,實則降價了?這就像紅蘋果愚人節發的蘋果,甜不甜,只有消費者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