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紅木樹種生長周期長、資源稀缺,向來被視為高檔木材。紅木主要用于制作紅木家具及紅木工藝美術品,雕工精美的紅木家具廣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紅木原料和紅木家具的價格更是節節攀升。然而,紅木家具市場'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難辨真假,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針對假冒紅木家具的投訴日趨增多。
記者從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獲悉,紅木家具市場'魚龍混雜',主要是一些不法家具生產企業和商家運用偷梁換柱、混淆概念等手段蒙蔽消費者。
不法商家招數眾多
據介紹,蒙蔽消費者的種種招數,包括'瞞天過海'、'混淆視聽'、'以次充好'等。
瞞天過海--對消費者進行掩蓋或隱瞞真相
根據浙江省地方標準DB33/264-1999《紅木家具產品標識規定》,紅木家具銷售標簽應包括: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產地、生產廠的廠名、主料、輔料、漆質、質量等級、產品標準編號、配套件數、計價單位、銷售價格。
但是,很多商家在實際操作中,對標準規定的內容少標或不標。如香港某品牌紅木家具,標簽不僅缺少生產廠名、質量等級、漆質等信息,甚至連最基本的材質都沒有說明。還有的雖然在銷售標簽上標注了產品名稱、主要材質、單位、產地和價格,但缺少質量等級、配套件數等基本信息。
同時,一些銷售人員存在宣傳不規范的問題。很多紅木家具銷售人員為了推銷產品,暗自編撰紅木知識,向顧客推銷時進行不規范介紹。
有的銷售人員在對顧客介紹材質時,往往使用的是俗稱。俗稱是沒有標準規范的,如'大紅酸枝'一般指交趾黃檀,但一些商家將其他樹種的黃檀也稱為'大紅酸枝'。由于是俗稱,售后如果客戶對材質提出異議,很難以此名稱為依據來解決糾紛。
混淆視聽--非紅木類木材亂'傍'紅木名但不明示為非紅木進行銷售。例如,把'風車木'叫'黑紫檀',把'維臘木'叫'綠檀',把'鐵木豆'叫'紅檀',又如把'古夷蘇木'叫'巴西花梨',把'非洲紫檀'叫'印度紅花梨'等等,利用消費者缺乏木材方面的專業知識和信息渠道不暢通,在銷售宣傳時有意隱瞞'非紅木'真相,給消費者造成'紅木'錯覺。
以次充好--混用同類不同種木材
紅木家具即使是同類木材,由于具體材種和產地不同,價格也有較大差異。如紅酸枝木類中的'絨毛黃檀'和'交趾黃檀',前者主要產自南美洲,后者主要產自東南亞中南半島,由于生長環境和材種的不同,材色方面有所差異,像絨毛黃檀大多帶黃色,而交趾黃檀材色方面比較厚重,為紫紅褐或暗紅褐。今年前者價格在7000元/立方米左右,而后者價格則高達5萬元/立方米左右。
以假充真--非紅木冒充紅木賣
一些商家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在胡亂'傍'紅木混淆視聽的基礎上,還在銷售時提供錯誤的虛假信息,非紅木冒充紅木賣。比如上虞的一位消費者,花費了8萬元在當地買了一套標稱紅酸枝的家具,結果鑒定出來是風車子屬木材,也就是皮灰,和紅木根本就不搭邊。
嚴把企業準入關卡
為了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紅木家具消費信息和指導,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浙江省家具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從今年9月初起,對杭州6個家具市場的54家紅木商鋪進行消費調查。并針對目前杭州紅木家具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建議:
--生產企業和經銷商應增強誠信意識,主動規范紅木家具的標注,特別是應用中文及拉丁文學名給家具木材進行標注,一旦發生糾紛,可以作為鑒定依據。可邀請權威鑒定檢驗機構對家具材種進行鑒定并出具證書,以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銷售人員應加強對紅木及紅木家具相關知識的學習,正確開展銷售宣傳。
--市場舉辦單位嚴把企業準入市場的關卡,特別是在誠信度和質量方面。監管部門組織專業人員對紅木家具市場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標簽標識、商家誠信程度、材種和標稱材種的符合程度等影響消費者權益的方面加強監管。行業協會通過媒體向消費者宣傳紅木家具選購知識。
--消費者在選購紅木家具時,應先關注標簽和產品說明書,了解產品的基本原材料情況、有害物質含量情況和使用保養情況等。可請經驗豐富的人士做參謀,向經銷商索要木材進口單據等相關證明材料來驗證木材的身份。正式購買前,可委托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鑒定或要求經銷商出具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