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家具的時代性鮮明于地域性。今天所標注的什么什么“作”,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但更多是不同時代留下的烙印。所以,談中國傳統家具離開時間坐標就無法說明,也無法讓人進一步理解。地域性會因為工匠的流動和文化的融匯,而在一個時期內顯得模糊。時代一變審美即變,風格也隨著變化。正所謂“醇醨一遷,質文三變”。所以,在解釋傳統家具地域特征的時候,一定要加上時代的風格分析才是科學的方法。
理解中國傳統家具的第二把鑰匙是制作。中華制器被認為是一個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這方面研究的人比較多。但是由于大框架的缺失,這部分的分析及論著顯得比較難以定位歸納,在知識系統上會有凌亂感。
制作體系不能只看家具,因為在中國自古沒有把家具制作看做獨立存在的,家具只是木作中一種。從《營造法式》一書的結構分類上就可以看出中國木作的體系概念。同時要說,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問,不研究中國古人的思想方法和立論結構難免謬誤。
說到這里,我一直有心把這部分學問往前推一步,搞一個自發性的學術研究會,或者可以叫做“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研究會”。無關生意,無關名利,把一班有興趣又有志于此的朋友們團結一起,共同來做這件事,把事情往更高層次推。
在大的體系框架下我們可以深入探討,中國傳統家具中體現了一些什么樣的人文特質,什么樣的工匠精神,什么樣的美感情懷。可以深入研究不同歷史時期起居、禮教、習俗,可以進一步梳理中外文化的交融貫通。
中國傳統家具的體系不在于它的形制,不在用材,也不是分布,而在于中國傳統文化內核主干的支撐點。一起尋找,一起建設吧。